欢迎访问 民生关注网!

当前所在:首页 > 便民服务 > 正文

内蒙古自治区康复辅助器具中心以专利成果赋能产品创新

发布时间:2024-12-30   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   作者:佚名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康复辅具工作创新作为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领域,对于改善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其价值不仅在于提升辅助器具的适配性能,更在于有力地推动康复干预措施实施,切实满足残疾人的基本需求,大幅度提高生活质量,助力顺利回归社会。

  专利赋能。创新源于需求,产品设计思路源自工作积累。谈及康复辅具专利研发过程,内蒙古自治区康复辅助器具中心创新小组技术人员苏要乐感慨万千:“实在太不容易了。过去我们制作的鞋子,仅能满足一些基本矫形需求,很多技术沿用了几十年。特别是为儿童制作的鞋子,生硬磨脚、外形特殊,设计功能也不合理。很多孩子穿上没多久就不再喜欢。”

  多年来的工作困扰和服务对象的需求,成了创新小组推进康复辅具研发工作的最大动力。面对“如何用专利研发为康复辅具注入新动能,赋予其新活力”这一重大课题,中心创新小组从传统辅具产品的痛点和不足出发,以需求为研发导向,突破设计、制作、原料、应用等方面的诸多难题,从研发目标、产品功能、外观结构三个方面着手,开辟自主创新新模式,突破技术难点,设定最有效的矫形方案。专利设计历经撰写研发理论、图纸设计修改、产品制作成型三个阶段,历时半年,最终完成了第一项专利产品。

  目前,在康复领域,尤其是儿童足部康复矫形类的理论研究与产品研发上取得了显著成果。踝足可调式矫正装置、3D打印技术、BOA旋扣绑带、静态与动态踝关节支撑技术的研发应用,对于具有康复功能的专用矫形鞋类产品的功能提升至关重要。自主研发的踝足矫形棉鞋专利成果填补了冬季无矫形鞋的行业空白,为足部畸形儿童的冬季出行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保障。而运动型儿童踝足矫形鞋技术的研发,更是让他们能够像健康儿童一般自由奔跑、跳跃,更多地参与室外活动,享受童年的欢乐。

  匠心标准。康复矫形鞋类的研发,是在服务残疾人士工作中的新着力点。尤其是畸形足儿童,足部畸形差异较大,普通的矫形鞋只能缓解基本问题,若左右足部畸形症状程度不同,则需制定个性化的矫形干预方案,量身定制。利用数字 3D扫描分析技术,经过制图、倒模、开板、矫形器制作、鞋楦、缝制、上底等数十道工序,并通过试穿校对才能完成。360度全方位矫正技术,不仅使鞋更加贴合儿童脚型,还完善了鞋的矫正功能。静态与动态踝关节支撑技术的制作工艺,依据歪曲的扶正纠错原理,对腿部曲线修正更为精准。此外,BOA旋扣渐进式绑带的设计,方便调节踝关节矫形装置的松紧度。

  “足部畸形儿童是一个特殊群体,更需要我们格外关心与关注。通过每年对这些儿童的适配服务总结,研发具备矫形功能的儿童鞋,需依据不同儿童足部发育情况,结合病变病程,依据生物力学、矫形学、人体运动科学等,采取‘个性化、适应性’定做。在制作矫形鞋的过程中,必须满足‘舒适、防滑、适合、效果’四个基本标准。一是要脚感舒适,透气良好,包裹柔软;二是满足防滑安全需求,防止滑倒意外发生;三是要根据左右脚病变程度不同,进行健康评估,做出符合双脚结构、不挤不隔且具备矫形干预功能的鞋子;四是要对双脚的歪曲程度、足弓的高度、足底压力分布、双腿力线等进行数据分析,这样制作出的矫形鞋才能吻合足部曲线,起到康复矫正作用,符合矫形鞋的标准。”技术人员苏要乐介绍。

  暖心大爱。在日常工作推进过程中,创新小组制定了全新的暖心举措。考虑到部分残疾人的身体健康情况和腿脚不便等因素,小组采取“零距离”服务,根据每个人的障碍类型、部位、程度、使用环境及功能情况,结合他们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制作出轻便舒适的康复鞋,工作人员称其为“暖心鞋”。

  办实事为人民,用热心暖人心。日前,72岁的闫师傅为中心创新小组送来一面锦旗,对小组成员的工作表示诚挚的谢意。闫师傅因意外摔伤导致长短腿,左右偏差10厘米,又因突发脑梗后遗症行动受限,长期依赖轮椅出行。针对这一情况,中心创新小组特地上门为闫师傅采集数据,制定个性化解决方案。考虑到闫师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其鞋子在工艺及取材上做到轻便透气、防滑耐用、穿脱方便。经过二十几道精细工序,为闫师傅手工制作了一双既轻便又舒适的足底加高康复“暖心鞋”,满足了他的日常生活需求。

  7岁的小雨是一名先天性脑瘫患儿,因马蹄内翻足,双腿站立不稳。中心创新小组根据小雨的身体状况,运用专利技术,为他定制了一双爱心矫形鞋。柔软的海绵鞋口、旋扣式绑带、轻便富有弹力的设计……小雨穿上方便舒适的矫形鞋,迈出了稳稳当当的一步。“相比普通的矫形鞋,这款鞋确实更柔软轻便。以前孩子走路晃晃悠悠,让人提心吊胆,穿上你们这种专利鞋,稳当了,走路姿势也更好看了。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小雨妈妈激动地说。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中心创新小组不断追求新的突破。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设定了更高的目标。“我们计划利用物联网等前沿信息技术,探索辅具智能化以及儿童终端守护智能技术的新路径,以期在这些领域实现创新与突破。我们坚信,在创新精神的引领下,我们的康复辅具创新工作将迈入更加宽广的道路。”内蒙古自治区康复辅助器具中心主要负责人钟奇凯表示。


  


原文链接:http://mzt.nmg.gov.cn/mzzx/csdt/202412/t20241226_264405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住建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关注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关注网 guanzhu.ms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4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