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养老 保障民生
发布时间:2024-12-30 来源: 贵州省民政厅 作者:佚名
铜仁市印江自治县把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民生保障的重要内容。图为老年人在该县龙津街道甲山社区老年助餐点吃午餐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作出系统部署。贵州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提出,要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全省民政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坚决深化改革创新,完善政策认定、监测预警、帮扶责任,闭环管理体系,兜住兜准兜牢基本民生底线。
聚焦广大老年人养老需求,贵州优化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专业支撑的养老服务布局,因地制宜探索农村养老服务模式,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改革,推进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逐步形成多元养老服务体系。
截至目前,全省累计运营社区养老服务点1330个;运营农村幸福院1010个,示范性农村幸福院100个;打造标准化养老机构建设20个;完成2.42万户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摸排工作,完成6665户适老化改造;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243642人次。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贵州全力推进社会救助提质增效,制发《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的实施意见》,完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健全低收入人口数据库,加强动态监测,对低收入人口基本生活状况,特别是生活困难状况进行动态监测,及时进行预警开展救助。
61岁的刘光明是遵义人,十几年前因一次意外导致腰部受伤,双腿无法行走。近年来,随着年龄增加,老伴因病去世后,在家生活较困难,当地民政部门在了解情况后,及时动员他入住遵义市虾子养老服务中心,帮助其解决家庭困难。
在推进社会救助体系改革中,贵州稳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加大救助资金保障力度和困难群众救助力度,全面开展低保边缘家庭人口摸底排查。
从今年4月起,全省城乡低保平均标准分别按6%、12%的增幅提高到每人每月778元、每人每年6818元;全省特困人员基本生活平均标准提高至1061元/月;省级筹集下拨困难群众救助资金117.3亿元;今年上半年,全省共将141.5万脱贫人口、37.7万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纳入低保或特困。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新时代新征程,全省民政系统将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完善政策制度、服务保障、监督管理、社会参与体系,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始终坚持“为民爱民”工作理念,聚焦群众所需所盼,全力织牢贵州民生保障网,不断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原文链接:https://mzt.guizhou.gov.cn/xwzx/mzyw/202412/t20241227_8640854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贵州: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下一篇: 注入慈善动能 共筑“大爱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