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持续优化为民服务格局
发布时间:2024-12-30 来源: 安徽省民政厅 作者:佚名
一是推进社会救助兜牢底线。建立“幸福清单”拓展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功能,持续发挥“大数据比对+铁脚板摸排”作用,加强风险预警。科学确定城乡低保标准,研究制定加强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相关文件。持续开展社会救助领域专项整治,进一步巩固低保“人情保、关系保”专项整治成果。探索建立社会救助领域容错纠错机制,指导义安区在全省率先开展试点。
二是推进社会福利公平共享。扎实开展涉老领域普法和防诈宣传系列活动,组织开展“敬老月”“银龄行动”等敬老助老活动。推进基层老年协会规范化建设,计划新增3个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建设19个村级养老服务站、支持保障16个敬老院改造提升。持续探索发展农村互助养老服务模式,健全市场参与老年助餐服务机制。科学调整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实施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学工程和“明天计划”孤儿医疗保障。科学调整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推动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强化“互联网+救助寻亲”工作,加强视频巡查、AI识别、人脸识别、DNA比对等科技手段的应用。
三是推进社会事务高效便民。推进落实长三角区域婚姻登记电子证照的互通、互认和安全规范共享,有序调整并指导铜官区做好涉外婚姻登记业务。开展整治殡葬领域腐败乱象专项行动,制定完善一批公墓管理、殡仪服务收费、遗体接运规范等制度规定。推动逝者身后服务事项一站式网上办、掌上办,引导更多群众选择节地生态安葬。加快推进市精神卫生福利院、市城市公益性公墓、市殡仪服务提升改造等民政项目建设。
四是推进社会治理多元参与。完善地名管理联动机制,开展第五轮行政区域界线联检,推进乡村道路规范命名和设标,推动建立县级以上地名文化保护名录。优化新时代社会组织发展结构布局,扎实推进社会组织信用体系建设,持续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引导社会组织发挥产业、科技、人才等方面优势,开展专业化、差异化、个性化特色服务,服务经济社会建设。推动社区慈善基金全覆盖,加强慈善领域监管。
原文链接:http://mz.ah.gov.cn/xwzx/sxdt/12263466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下一篇: 合肥市:积极推动农村养老服务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