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生关注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救助 > 正文

幸福乌海寒冬里,“救”在身边的温暖

时间:2024-01-30 13:01:53   来源:  作者:   点击:

  

  近年来,乌海市以“发现困难群众”“帮扶困难群众”“让困难群众更幸福”为目标导向,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救助服务能力,打造“幸福乌海‘救’在身边”服务品牌,实现主动救助、精准救助、温暖救助。

  聚焦“主动救”,建立完善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构建市、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困难群众主动发现网络,工作人员线下“铁脚板”入户走访摸排,推进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实现社会救助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提升救助服务效能。充分发挥村(社区)社会救助协理员作用,形成以社会救助协理员为核心的主动发现队伍,通过实地走访、电话探访、微信视频、数据比对等方式全面排查辖区困难群众,及时发现生活困难及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事故、罹患重病等急难情况,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救助。2023年,主动发现纳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668人。

  聚焦“精准救”,优化社会救助线上线下办理流程。线上,依托自治区民政厅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信息系统、智慧乌海民生服务平台以及公安、财政、人社、教育、卫健等多部门数据资源,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强化部门信息共享,及时发现困难群众,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及时予以救助帮扶,将符合低收入人口条件的纳入低收入动态监测范围,重点跟踪。将社会救助服务热线并入乌海市“12345”市民服务热线,实行“一号对外”、7×24小时接听,方便群众政策咨询,精准提供社会救助服务。今年以来,乌海市“12345”市民服务热线转办的社会救助事项888件,已全部办结。乌海市民政局微信公众号开通“低保微服务平台”,困难群众通过公众号即可了解各项社会救助政策、申请救助,实现“一部手机办低保”,打通社会救助“最后一米”。在市民服务中心和20个镇(街道)配置了社会救助智能申报一体机,提供社会救助自助申请、政策宣传、公示查询等服务,实现了社会救助服务7×24小时“不打烊”。2023年,14个部门共享信息数据16万余条,入户摸排重点人群1万余人,依申请纳入社会救助保障范围1976人。线下,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协理员、基层党员、网格员、村(社区)等作用,集中开展走村入户摸排行动,重点排查低保、特困对象,以及困难老年人、残疾人、重病重残单人户和低保边缘人口,重点关注因病因残因意外导致生活困难的家庭,强化救助服务,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推行最低生活保障全市通办,取消户籍地、居住地临时救助申请限制,全面推行由急难发生地直接实施救助。2023年,乌海市共有低保4642户6875人,发放资金6687.87万元;特困救助供养359人,发放资金859.7万元;临时救助1711人次,420.72万元。

  聚焦“温情救”,不断丰富救助服务方式更加多元。持续推进服务类社会救助,高效链接救助资源,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培育救助主体,发掘救助力量,整合养老服务中心、社会工作站等民政资源,引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培训机构等社会组织,吸纳暖心帮办团、陈姐工作室等志愿组织,引导整合资源60余家,共同开展家庭综合服务,对家庭困境的帮助转化为由政府、社会组织、社区邻里、家庭互助等多元共担的格局,实现从“单一主体”向“多元主体”转变。服务类社会救助开展以来,累计服务2.06万人次。


原文链接:http://mzt.nmg.gov.cn/mzzx/jcxx/shjz/202401/t20240129_245968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