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县打造“3聚力+助联体”社会救助新模式
时间:2023-10-12 14:25:15 来源: 作者: 点击:
扶弱济困,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美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要深化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形成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格局”。2023年,苍南县民政局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示范先行、以点带面,积极探索“3聚力+助联体”社会救助新模式,拓展服务类社会救助新路径,推动社会救助服务精细化。
一、聚力“三级联动”织密救助网。一是示范建设、以点带面实现全覆盖。以“社会救助15分钟公共服务圈”为主题,在灵溪镇、马站镇、大渔镇三个片区打造乡镇级助联体服务站示范点,从而逐步延伸复制,形成县级助联体1家、乡镇级助联体服务站18个、村社级助联体服务站点427个,提前实现全覆盖。二是“社会救助+数字网格”,打通服务困难群众“最后一公里”。以县级助联体为主心、乡镇级助联体服务站为主体、村社级助联体服务站点为主力,依托低收入家庭综合帮扶在线平台,与苍南县社会治理中心平台进行数据共享,下达数字网格,实现困难群体主动发现、动态监测、综合帮扶。截至目前,全县一类、二类对象排摸率达100%,探访关爱及幸福清单送达率也达100%。

二、聚力“多元参与”形成资源链。一是部门力量集成,形成一窗受理。为了促进各相关政策措施在保障对象、保障标准、保障资金、服务管理网络等环节的互联、互动、互补,各成员单位定期委派工作人员入驻县级助联体办公,形成社会救助合力,让困难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和帮助。二是“五社联动”,满足困难群众多元需求。发挥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的机制优势,为社会救助对象提供生活帮扶、精神慰藉、社会融入、能力提升、心理疏导等服务,依托“助联体”推送“低收入家庭综合帮扶在线”服务应用场景,实行“线上”、“线下”同步进行,进一步提升帮扶济困的专业化、精细化、人性化。截至目前,县级帮扶项目10个,乡镇级帮扶项目54个。
三、聚力“一张清单”实现高效能。一是制定县级版“个性+共性”政策工具箱。出台《关于进一步帮扶特殊群体推进共同富裕的若干意见》(苍政办〔2023〕38号)文件,按照“政策应纳尽纳、对象分层分类”的精准帮扶思路,明确部门职责。二是政策优化集成,形成“力量清单”。梳理出8大类77项帮扶项目政策清单、21个社会组织推荐目录清单、23项购买服务清单、146家爱心企业力量清单,分别形成各类政策标签,纳入市“综合帮扶在线”,与低收入家庭“精准画像”衔接匹配,完善“一户一策”闭环机制。